澎湃特约评论员刘晓忠进入2023年,人们打开各大银行的手机APP发现,保本型理财产品不见踪影,都成了净值型理财产品,且所有理财产品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风险级别标识。
这一变化源自20238年4月央行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、外管局联合印发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资管新规》)。
这一实施业已三年多的《资管新规》,为金融机构设定了三年多过渡期,让其全面清理保本型理财产品,2023年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完成历史使命,退出市场的元年。
在银行理财产品面世15年来,老百姓普遍将其看作是存款替代品。
保本且比存款收益率更高,成为了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朴素认知。
于是,“不能保本”四个字让不少网友格外敏感,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不小的疑惑——以后理财产品该怎么买?其实,这是一种由合成归谬带来的认知偏差。
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有本质上的不同。
存款是银行对储户的负债,完全纳入银行表内资产负债表,且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障,属于“刚性兑付”。
银行理财产品则不同,其在法律关系下,理财产品购买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是信托关系,银行代客理财收取的是中介服务费,而非借贷款利差等。
说白了,买理财产品,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不负有刚性兑付义务,客户需要自负盈亏,承担一定风险。
而传统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能给人们以保本型定位,主要源自其一直采取资产池运作、滚动发行、分离定价等方式,使传统理财产品只要不出现流动性风险,都具有一定的保本保息能力。
当然,这是一种风险后置、收益前置的模式,在现实中给人一种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的固化思维。
之前银行为何在宣传和运作中模糊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的关系,主要是因为储户存款属于银行表内负债,属于刚性兑付,存款到期银行需要还本付息,而理财产品银行在法律上不负有刚兑义务,一旦发生风险,损失最终还是要客户来承担。
说白了,所谓“保本型理财产品”从一开始就不存在。
从法律意义上来说,银行推出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对购买者是不公平的,因为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与其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,很多投资者也没有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。
这也是《资管新规》要打破“刚性兑付”的根本原因。
那么,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,会对普通人的理财产品产生怎样的影响?首先是风险意识的培养。
刚兑打破后,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显性化了,其实是有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的,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、风险可承载能力,慎重决定自己的投资选择,避免了过去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最终风险承担者上的模糊化处理。
其次,推动居民财富管理的专业化,防范居民金融资产的风险敞露。
理财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,《资管新规》全面实施,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推出历史舞台后,理财的敞口风险在普通人面前敞露出来后,普通人缺乏专业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下,就需要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,以降低理财风险、提高理财收益。
比如专业人士会根据人们的风险偏好、风险可承载能力等,为人们提供相应风险等级的风险资产配置策略,保障人们的金融资产安全。
总之,保本型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,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型回归,并不意味着老百姓金融投资的风险提升。
正相反,这一现象有助于促进广大客户的投资趋于理性,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和保值增值服务。
责任编辑:李勤余图片编辑:张同泽校对:栾梦
澎湃特约评论员刘晓忠进入2023年,人们打开各大银行的手机APP发现,保本型理财产品不见踪影,都成了净值型理财产品,且所有理财产品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风险级别标识。
这一变化源自20238年4月央行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、外管局联合印发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资管新规》)。
这一实施业已三年多的《资管新规》,为金融机构设定了三年多过渡期,让其全面清理保本型理财产品,2023年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完成历史使命,退出市场的元年。
在银行理财产品面世15年来,老百姓普遍将其看作是存款替代品。
保本且比存款收益率更高,成为了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朴素认知。
于是,“不能保本”四个字让不少网友格外敏感,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不小的疑惑——以后理财产品该怎么买?其实,这是一种由合成归谬带来的认知偏差。
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有本质上的不同。
存款是银行对储户的负债,完全纳入银行表内资产负债表,且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障,属于“刚性兑付”。
银行理财产品则不同,其在法律关系下,理财产品购买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是信托关系,银行代客理财收取的是中介服务费,而非借贷款利差等。
说白了,买理财产品,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不负有刚性兑付义务,客户需要自负盈亏,承担一定风险。
而传统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能给人们以保本型定位,主要源自其一直采取资产池运作、滚动发行、分离定价等方式,使传统理财产品只要不出现流动性风险,都具有一定的保本保息能力。
当然,这是一种风险后置、收益前置的模式,在现实中给人一种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的固化思维。
之前银行为何在宣传和运作中模糊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的关系,主要是因为储户存款属于银行表内负债,属于刚性兑付,存款到期银行需要还本付息,而理财产品银行在法律上不负有刚兑义务,一旦发生风险,损失最终还是要客户来承担。
说白了,所谓“保本型理财产品”从一开始就不存在。
从法律意义上来说,银行推出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对购买者是不公平的,因为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与其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,很多投资者也没有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。
这也是《资管新规》要打破“刚性兑付”的根本原因。
那么,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,会对普通人的理财产品产生怎样的影响?首先是风险意识的培养。
刚兑打破后,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显性化了,其实是有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的,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、风险可承载能力,慎重决定自己的投资选择,避免了过去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最终风险承担者上的模糊化处理。
其次,推动居民财富管理的专业化,防范居民金融资产的风险敞露。
理财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,《资管新规》全面实施,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推出历史舞台后,理财的敞口风险在普通人面前敞露出来后,普通人缺乏专业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下,就需要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,以降低理财风险、提高理财收益。
比如专业人士会根据人们的风险偏好、风险可承载能力等,为人们提供相应风险等级的风险资产配置策略,保障人们的金融资产安全。
总之,保本型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,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型回归,并不意味着老百姓金融投资的风险提升。
正相反,这一现象有助于促进广大客户的投资趋于理性,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和保值增值服务。
责任编辑:李勤余图片编辑:张同泽校对:栾梦
目录
- 1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3d动漫
- 2 伦理精品亚洲一区二区
- 3 长津湖2水门桥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
- ▪ 刘老根第四部电视剧
- ▪ 善良的妻子在线播放
- 4 日韩免费视频
- ▪ 新金梅瓶之爱奴4国语版
- ▪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电影
- 5 女生宿舍免费观看
- 6 狂蟒天灾下载
- ▪ 俄罗斯姑娘在小城
- ▪ 粗暴 惩罚 惨叫 跪趴H
- ▪ 甜蜜的不伦之味
- 7 依依人体
- ▪ 蔡少芬让刘銮雄干了几年图片
- ▪ 我的继父是偶像
- ▪ 年轻的母亲5韩国视频
- ▪ 新监禁逃亡
- ▪ 老师好在线观免费观看
- 8 yy6080午夜理伦三级
- ▪ 布拉芙夫人在线播放
- ▪ 宋逸民
- ▪ 秋葵加油站app免费下载最新
- ▪ 国产成人馆
- ▪ 新火烧红莲寺
- ▪ 花と蛇
- ▪ 安娜情欲史中文字幕在线无删减完
- ▪ 大佬爱美丽电影
- 9 逃兵追缉令
- ▪ 天美传媒 高清
- ▪ 梁祝艳谭
- ▪ 娇喘在线观看
- 10 色欧洲
- ▪ 玉捕团
- ▪ xfplay每日最新资源站姿
- ▪ 直播隆胸
- ▪ 日本激情片在线观看
- ▪ 亚洲欧美日本
- 11 忘忧草社区资源www在线看
- ▪ 男同gay
- ▪ 美景之屋在线观看完整视频
- ▪ 小蝌蚪视频在线
- ▪ 44800万达影视院影青苹果
- ▪ 巧克力甜心
- 12 白色毒网
- 13 半夜睡不着在线观看
- 14 我的青梅竹马是消防员1第一季
国内SPEAKINGENGLISH实践1《国内SPEAKINGENGLISH实践1》由来
编辑国内SPEAKINGENGLISH实践1《国内SPEAKINGENGLISH实践1》起源